圖:地震對土耳其政治經濟造成嚴重沖擊。\路透社
1月26日,土耳其六黨會談聯盟正式更名為民族聯盟,原定于2月13日對外公開其總統候選人,在2023年大選中挑戰土耳其現任總統埃爾多安及其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以下簡稱正發黨)。然而,2月6日土耳其和敘利亞邊界處的大地震對土耳其政治經濟均造成嚴重沖擊,原計劃5月14日舉行的大選或被推遲。無論哪個黨派在大選中勝出,都將面臨災后重建、振興經濟等多重挑戰。
截至2月13日,地震已造成土耳其逾3.1萬人死亡,上萬棟房屋倒塌或嚴重受損。埃爾多安承諾為每一個受災家庭提供1萬里拉的補助,隨后又將這一補助金額提高至1.5萬里拉,加上為期一年的租金支持。
2022年底,土耳其通脹率一度升至24年來最高點,今年1月仍維持在近58%的高位。埃爾多安一直堅持通過銀行降息來對抗通脹,這限制了人民的現金購買力。
地震無疑令土耳其本就萎靡不振的經濟雪上加霜,震后土耳其股市、債市、匯市劇烈震蕩,受災民眾生活愈加艱難。
在此情況下,2023年大選只是土耳其新一屆領導人要跨過的第一道門檻,大選后如何推動災后重建和振興國家經濟才是真正的考驗。
反對黨仍未公布候選人
地震發生后,土耳其執政黨和反對黨領導人紛紛進入災區慰問受災民眾,反對黨也未能在2月13日如期公布總統候選人。土耳其媒體報道稱,原計劃于5月14日舉行的大選可能無法如期舉行。據報道,正發黨尚未對推遲大選事宜進行評估,但反對黨支持推遲大選。
土耳其有不得不推遲大選的理由。第一,災區民眾的生活需要數月才能恢復正常。第二,在地震中失去家園、被安置到其他地區的人需要重新進行選民信息登記。第三,當局需要更多時間來完善在災區進行選舉活動的安全和保密設施。
事實上,土耳其大選日期在地震前不久剛經歷過一次改變。埃爾多安1月底宣布,將大選日期從6月18日提前到5月14日。有分析認為,土耳其通脹高企,埃爾多安政府雖已實施提升公務員津貼、為部分上班族加薪等補救措施,但無法阻擋經濟下行趨勢,提早大選有利于當局控制選票不斷流失的局面。
另外,5月14日有特殊的歷史內涵。1950年5月14日,土耳其舉行了第一次民主大選,首次采用公開計數投票。正發黨希望借此體現民主政權合法性,減輕外界對其“專制獨裁”的質疑。
部分反對黨人士稱,大選日期應改回6月18日,亦有人認為應當進一步推遲。若大選日期再次改變,將為選舉結果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各派人馬赴災區拉票
地震發生后,有關大選的議程看似被擱置,但各方人馬的拉票活動并未停止。2月8日,民族聯盟總統候選人熱門人選、共和人民黨黨魁科勒馳達奧盧公開指責埃爾多安和正發黨,聲稱:“我拒絕超越政黨政治同政府站在一起,這一大樓的崩塌正是國家體系尋租政策的結果。”
埃爾多安反擊說,面對天災,各黨派應當團結,“在這一時期,我無法容忍人們為了政治利益而進行消極的競選活動”。
2月8日,埃爾多安首次進入災區,第一站是卡赫拉曼馬拉什??评振Y達奧盧同日到訪另一個受災地區哈塔伊。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的地方選舉中,卡赫拉曼馬拉什有67%的選票流向了正發黨候選人;2014年至今,反對黨在哈塔伊的民調支持率一直領先正發黨。
土耳其民調機構MetroPOLL Aratirma于2022年底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埃爾多安的支持率在新冠疫情期間一度從55.8%大幅下降至38.6%,但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后回升至45.2%。專家認為,經濟危機疊加地震可能無法在2023年大選中掀翻埃爾多安,但的確對埃爾多安和正發黨的民望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
土耳其面臨外部壓力
埃爾多安2月10日首次承認,政府救援速度未達預期。反對黨則推波助瀾,批評政府故意切斷社交媒體通訊,壓制社會求救聲音。震災還暴露出土耳其大量建筑質量不達標的問題,削弱公眾對埃爾多安政府的信任。
對于正發黨政府而言,震后引發的繼發風險遠大于機遇;對于反對派而言,一時一地獲取選票容易,但大選之后如何進行社會治理是另外一個問題。
毫無疑問,無論大選結果如何,土耳其在短時間內都需要一個自我調適的階段,這一自我調適又必然需要外力的支持或裹挾。
然而,俄烏沖突還在進行,塞爾維亞也將在不久后宣布對俄制裁,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議定書在土耳其議會還在懸置著,周邊地區和國際安全形勢是否會給予土耳其這個休養生息的機會,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ㄗ髡邽橥炼渫饨徽哐芯克硌芯繂T、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