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在深圳聽取特區政府有關近期施政及開展區議會等地方行政檢討情況的匯報。特區政府發言人其后表示,相關政策局會繼續地方行政檢討工作,適時公布詳情。事實上,經歷2019年修例風波,區議會異化為香港亂源之一已是有目共睹,區議會非改革不可。改革方向也很清晰,就是必須“去政治化”,回歸到基本法確定的“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的定位上來。
基本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設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管理和其他事務的咨詢,或負責提供文化、康樂、環境衛生等服務”?;痉ǖ诰攀藯l規定:“區域組織的職權和組成方法由法律規定?!焙沃^“非政權性”?英文對應是“not organs of political power”。顯而易見,基本法確立區議會是區域咨詢組織,而非政治性組織?;貧w后特區政府為了強化區議會的功能,不斷為其賦權,并擴大選舉成分,但結果卻與初衷相去甚遠。制度上的漏洞被反中亂港勢力利用,反中亂港分子得以登堂入室,致使區議會逐漸變形走樣,亂象不斷,儼然另一個政治斗爭的場所,市民深惡痛絕。
到了2019年這一屆,情況進一步惡化。大批反中亂港分子挾“黑暴”成為“議員”,十八個區議會中有十七個“變色”,除了濫用區議員職位和資源煽“獨”煽暴,肆意刁難和辱罵官員和警方,更為非法“初選”提供場地。部分亂港區議員深度卷入非法“初選”,亦有議員辦事處公然打出“藍絲與狗不得入內”的標語。反中亂港勢力不諱言,區議會選舉是“奪權三部曲”的第一步,區議會淪為“顏色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已是有目皆見。
改革區議會早已是香港社會的共識,區議會改革需要遵循幾個原則。首先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區議會作為“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亦要履行這一責任。不管未來的區議會如何產生,都一定要嚴把“入閘關”,絕不允許任何一個反中亂港分子再竊據區議會席位。成為區議會議員后,需要加強問責,只有完善區議會制度建設,才能從根本上確?!皭蹏咧胃邸钡玫饺尕瀼芈鋵?。
其次,有助于強化基層治理。未來區議會構成應該多元化,吸納各方人才,五光十色,以便集思廣益,更好地為地區事務發展提供咨詢服務,并在加強文化、康樂及環境衛生方面切實發揮作用。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用好港九分區委員會、地區撲罪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委員或代表的作用。
其三,有助于提升管治能力。區議會與居民關系密切,熟悉地區事務。區議會更好發揮其應有功能,是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關鍵之一。習主席在去年“七一”講話對香港提出四點希望,其中之一是著力提高治理水平。改革區議會正是提升香港管治能力的重要一步,將助力香港早日實現良政善治。
吸取過去幾年區議會出現亂象的經驗教訓,改革后的區議會,角色和職責,以及權力的行使,都必須回歸基本法所確立的定位。唯有如此區議會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港人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維護。